揭秘真相

改造火星?人类做不到啊——现有技术条件不足以让红色星球“地球化”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12/18 11:10:23
字体显示:  【】  【】  【

        科学家在火星南极冰盖下发现液态水的消息,不仅让科学界为之一振,也让许多心怀火星梦的吃瓜群众大为兴奋:“移民火星是不是更有戏了?”

        不过,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发表最新研究称,依据火星上的二氧化碳含量,不足以让人类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实现火星的“地球化”。

为什么非得是火星

        对于为什么选择火星,科学家的解释是:改造行星为地球的方法其实不难——增加水和大气,将火星上的岩石和极地冰盖里储存的温室气体重新释放回大气中,就能使大气变厚、火星升温、保持火星表面液态水的存在。在数十亿年之前,水和大气这两者火星都曾经拥有过。那时,火星的大气层厚且温暖,星球表面河道交错,如今虽已“面貌全非”,但却还留有残迹。

        就在近日美国《科学》杂志报道了意大利科学家的研究,他们在火星南极冰盖下方1.5公里处,发现了一个直径约20公里的液态水湖泊(地下湖)。尽管雷达数据表明,湖水可能寒冷且充满了盐,意味着其不太可能成为生命的栖息地,但这无疑增加了科学家对发现火星生命的期许,促使他们继续探索其他可能更适合居住的埋藏水层。

“装修”火星可行吗

        美国《大众科学》杂志曾给出一套指导建议:第一步,要提高整个星球的温度。鉴于火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较地球远,其地表温度也与地球相差了不只一点——目前,火星上的气温徘徊在零下80华氏度左右,约零下62摄氏度,昼夜温差较大。但人类可以通过温室效应将其大幅提升:在地下储藏有全氟化碳(PFCs)的火星上建造开采工厂,以高热将其释放到火星大气中。

        升温之后,下一步是建立起真正的大气。虽然科学家相信火星曾经有过浓密的大气层,但当前火星大气的厚度,仅有地球大气的1%,而若要水保持液体形态,这个数字至少需要提高到30%。

        完成大气的创造后,就是最后一步:释放液态水。之所以是“释放”而不是“带来”,原因在于水应该来源于火星本身。

        但《大众科学》也指出,实现这“三步走”,有一个重要问题必须先提上日程,那就是弄清火星大气消失的秘密。

二氧化碳是个关键问题

        二氧化碳,这是火星上唯一能形成显著温室效应以保持这个红色星球温暖的温室气体。科学家要知道火星大气中难有二氧化碳的真正原因。如果最终发现,二氧化碳是被紫外线、太阳风破坏或者吹走的,那人类就还有“造”出一个合适大气的可能性,毕竟这些天文现象在过去即太阳年轻的时候,出现得更频繁;但如果二氧化碳是由于与火星表面某种元素发生作用而被禁锢在土壤中,那么改造的希望,将变得非常渺茫。

        而近日研究指出,火星上的二氧化碳含量并不足以让人类在现有的条件下实现火星的“地球化”。对火星进行“地球化”改造,其实不仅是为了拥有一个备用家园,更是人类开拓更广阔宇宙事业的基石。但要运用火星上已知的二氧化碳来实现,仅靠人类现有技术,恐怕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