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2021年,刚刚从部队转业到江汉区应急管理局的谢强,就给自己出了这道难题。
从“华丽转身”到“成功转型”
应急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为尽快适应工作,刚刚到岗的谢强就用半年时间走遍全区12个街道109个社区。CBD摩天大厦有几条疏散通道,老旧小区的安全隐患是否及时排除,拆迁区有没有新增危险要素,一幅精准的基层应急工作图悄然在谢强心中绘就。2021年,负责全区社区应急服务站建设的他,逐个社区确认选址点位、逐个库房查看硬件条件,耐心与社区同志一道筹划站点设置、疏散场所配置等。不到半年,101个社区应急服务站顺利建成并通过验收,成功投入运行。此外,他积极协调社会应急力量,采取“点菜下单”的方式,组织社区开展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AED体外除颤仪以及消防安全等技能常识培训9场,受众超过千余人,深受社区和居民的欢迎。从军营一线到社区一线,谢强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华丽转身”实现了“成功转型”。
从“艰难破局”到“矢志破圈”
谢强进入应急系统工作以来,虽然在部队从事了十几年的技术管理,但面对机房全新的网络设备和复杂的线缆,几乎无从下手。凭着一股军人的坚毅和执着,谢强跟在乙方技术人员身后当起了“学徒工”,从设备性能、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常见故障排查等学起。很快,他就掌握了全套技术设备的使用方法,并结合实际进行了系统优化布局。他在局视频会议系统内加装了“信号采集器”,实现了不同场景线上调度无缝切换,改变了以往只能频繁插拔线缆的“土法子”,既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又简化了操作流程。兵贵神速,因为谢强在专业方面的迅速成长,全局一举丢掉了厂家技术保障这根多年离不开的拐杖,实现了“365×24”全天候应急调度技术保障自主化,并圆满完成近百场应急系统线上指挥调度的保障工作,无一失误。
从“一往无前”到“一心为民”
2022年初,寒冬料峭,初雪压枝头,一架四旋翼无人机搭载喊话器从地面稳稳升空:“居民朋友们,隆冬时节到眼前,一氧化碳变猖狂,无色无味致缺氧,不知不觉把人亡……”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期,每年因为传统取暖方式的不恰当使用,导致无辜鲜活的生命流逝的事件层出不穷,为解决辖区高层建筑安全宣传效果不佳的难题,有着十几年无人机岗位经历的谢强提出利用四旋翼无人机采用“划区域、定中心”的方式,搭载喊话器升空进行宣传。相比于发传单、晒展板、拉横幅等传统宣传手段,无人机宣传不受地面环境限制,传播辐射范围更广泛,既节约了人力物力,也大大地提升了宣传效果。新老手段互补并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1年,全区冬季取暖期未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亡人事件。
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群众最强烈的民声。在应急管理道路上,谢强用矢志不渝的敬业精神和不断的开拓创新,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平安。
科技工作者心声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争做时代应急先锋。继往开来,奋发有为,谱写炫丽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