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之家

做一颗“万物互联”的螺丝钉: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分公司电费管理组组长王豪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5/26 17:00:57
字体显示:  【】  【】  【


      随着5G发展驶入快车道,数据流量需求猛增,网络负荷加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能耗成本上涨,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通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如何科学降低5G落地成本,实现效益增加?中国铁塔武汉分公司电费管理组组长王豪带领团队积极抢抓政策窗口、争取行业支持,通过多项科技创新项目,全力推进武汉通信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王豪看来,相对于庞大的通信行业体系,用电管理就像一颗螺丝钉,虽渺小平凡,但却意义重大,“要以持之以恒的螺丝钉精神,让青春在通信事业中闪光。”

勇于创新 做实干家


      5G建设一小步,“万物互联”一大步。
      任电费管理组组长两年,王豪带领全组组员全方位克难攻坚。小组协同区域完成转供电改直供电1000余处,仅此一项,每年减少能耗成本就高达2000万元。2021年,在武汉大学及国家电网的科研团队的帮助下,电费小组研发出基站用电辅助平台,实现了通信用电项目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该平台落地后,基站此前因用电问题导致的断电、故障现象减少了76%。随后,该研究成果先后应用在东湖绿道通信建设、军山新城通信质量提升等一批重点通信工程项目中,得倒了同行们的高赞。这项成果荣获第十八届中国通信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二等奖。

攻坚克难 做外交家


      2018年以来,相关部门多次要求下调一般工商业电价,严格规范转供电环节电费直收。有着“大学之城”美誉的武汉现有83所高校,每年电费高达2500余万元,高校转供电降价工作落地刻不容缓。
      然而,转供电降价势必涉及业主直接收入利益,每一次谈判都异常艰难。针对部分高校对降价一事的抵触情绪,王豪带领团队多次上门解析政府文件,耐心分析降价必要性;校方认为降幅过高,王豪则充分听取校方意见,提出化整为零、多次小幅降价的方案;高校迟疑顾望,王豪便借助其他院校转降价案例,打消校方顾虑。通过一次次的协调沟通,校方硬是被这颗不达目的不回头的“螺丝钉”感动,仅仅2年,83所高校转供电降价调整全部得以解决。据测算,这项工程每年为通信行业节约支出超过500万元。
新兴技术 助推“双碳”
      为助力武汉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王豪积极与中国通服(湖北)区块链研究院合作,推进基站碳排放收集上链工作,首次实现全市1.5万余座基站耗能数据可查可信可追溯。这项工程,为江汉区打造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为全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技工作者心声
      守正创新,攻坚克难,用科技助力通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通信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困难与挑战层出不穷,但王豪却始终充满激情和活力。“唯有不断开拓新视野、创新新方法、钻研新技术,在自己的领域上铺好路、搭好台,才能助力行业走得稳,为行业发展作出更大更优更突出的贡献。”采访结束,王豪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