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来自武汉三迪布艺的老师走进扬子科普大学课堂,为40余名学员讲授了传统拼布艺术知识。
王南燕老师从拼布的起源及意义谈起,介绍拼布是一种实用性兼具欣赏性的工艺。早期,中国民间因为物资匮乏,人们常常用零碎布头缝缀起来,给小孩子做成衣服和被子,期冀小孩穿百家衣平安顺利长大,这种传统的“百纳被”“百衲衣”就具有与拼布艺术相同的意义。如今,生活富裕后,拼布以一种时尚元素被广泛流传下来,人们更喜欢将小布头缝制成坐垫、手机袋、包等日用品和工艺品,拼布艺术成为一种创意文化受到人们青睐。
老师带来了新式家用电动缝纫机,手把手教学,现场制作,在制作拼布过程中,老师运用娴熟的手工技巧,把不同材质的布料结合紧密,颜色搭配协调,很快一件漂亮的收纳包就做好了,不仅有实用性,还成为了变废为宝的一件极具观赏和审美价值的“生活艺术品”。把拼布艺术带到科普课堂,除了传授一种技艺,更希望带来一种生活态度,给退休赋闲在家的老年朋友带来一种精神上的绚烂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