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林>
万松街航侧社区居委会副主任
当好“守门人”用自己的行动
践行初心和使命
张胜林,男,汉族,1966年5月出生,201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7月从部队转业之后,进入万松街社区工作,现任万松街航侧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是一名在基层工作了26年的社区工作者。
1月23日,武汉因疫情防控封城,街道社区所有工作人员全员上岗,进入战时状态。此时,借调至万松街禁毒中心工作的张胜林并没有接到“战斗”任务,作为退伍军人的他,等到第二天便按耐不住了。他跟街道领导发了主动请缨的信息“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现在疫情形势严峻,请领导不要忘记我也是可以上战场的”。正值武汉启动分级分诊工作的时候,街道需要一名联络员在定点发热门诊前接待辖区居民,张胜林二话不说便答应了,大年初一,在为80多岁的父母准备好生活物资后,他便离家来到发热门诊前值守。
作为一名“资深”社区工作者,做群众工作是张胜林的长处,在医院门口接待就医群众的张胜林很快“小有名气”。他怀着当兵站岗执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胸口别上一枚鲜艳的党徽,身穿的防护服上写上“万松街”几个大字,作为自己的醒目标志。他既要负责指导来看病的万松街居民去挂号、登记,同时要维持候诊人员的秩序,还时不时要为一些身体不适、心里烦躁的居民做心理疏导。此外,如果遇到有人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他还需要立即向街道指挥部汇报详细信息,再由社区与医院对接床位信息;一旦有了床位,他还要与定点的武汉红十字会医院进行对接。无论是确诊或疑似,每一个由张胜林接待引导就医的居民,他都要记录下基本情况,每一个数据、每一点信息都要确保能让街道指挥部、社区医院和定点医院对得上。因为高度负责且耐心、和气,不少非万松街的居民在进门诊前也要请张胜林做“导医”。为了避免因上厕所居民找不到自己,张胜林经常一天下来不喝一口水,靠含片支撑自己干哑的嗓子。有一次,一个排队的病患因长时间未进食而晕倒,张胜林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午饭给了他,自己饿着肚子站完一天岗。
2月5日,江汉区方舱医院正式启用,运转病人到方舱的任务又成了张胜林最乐意的“工作”。连着好几晚,为了确保万松街符合条件的病患都能顺利、快速进入方舱治疗,他一边在现场为病患居民做引导、办手续,一边在万松街工作群内为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现场播报情况,使得全街的运转工作不仅效率高,居民也十分满意。看到曾经在发热门诊接待过的确诊居民都能进入医院治疗,张胜林感到由衷高兴和欣慰。
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一直到现在,张胜林从未休息过一天,经常半夜时分还在医院门口沟通和协助办理病人入院手续。尽管每天都在防疫最前线冒着被感染的高风险,张胜林始终坚持不懈、从不退缩,全身心投入当好各个医疗点的“守门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