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动态

2020年武汉市五星级科普特色学校丨大兴路小学打造科学与人文交融生“绿”的教育品牌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8/25 13:23:42
字体显示:  【】  【】  【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的重要指示,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建设,适应基层科普工作发展新形势,突出特点、培育重点、打造亮点,形成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的社会化的大科普格局,不断提升社区、农村和学校科学素质工作水平,助推“三化”大武汉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市科协会同市财政局、市教育局继续组织实施“武汉市科普助推行动计划”。2020年“武汉市科普助推行动计划”由“科普助推美好生活行动计划”、“科普助推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和“科普助推特色学校行动计划”三个子计划构成。今年的项目入选标准除考查常规科普工作外,还参考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普工作成效。在充分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印发项目申报通知和“星级科普单位”评估办法,经各单位自愿申报、各区推荐、专家评审、媒体公示、会议研究,最终评选出星级科普单位98个,其中科普特色社区54个、乡村12个、基地14个、学校18所。特别是注重加强了对科普典型单位的激励,评选出10个五星级科普单位,逐步形成一批科普特色鲜明、发展能力较强、服务效应显著的科普单位,引领带动全市科普工作良性发展。武汉科技报将他们的主要工作成效进行逐一介绍,供大家学习借鉴。

 

科普开奇“葩”环保铸品牌
江汉区大兴路小学打造科学与人文交融生“绿”的教育品牌

 


     1990年,大兴路小学成立全国第一所红领巾环境观测站,用小观测创造大奇迹,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表彰;2012年跻身国际生态学校行列,2013年成为全国“环境友好型”学校试点单位……数不清的荣誉背后,是大兴路小学20多年来始终坚持以科研兴校为根本,打造科学与人文交融生“绿”的绿色教育品牌的最大肯定。
    8月12日,大兴路小学校长王继承接受采访时谈到:“80年代初,大兴路小学用教育实践引起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对环保事业的关心,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播撒绿色种子,传递绿色希望,环保意识的火种从那时起在学校薪火相传。”
    当前,环境保护受到空前重视,给学校打造绿色品牌创造良好的氛围。1996年至今,学校先后参与8个国际环境合作项目和计划,涉及美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等。学生参与面达75%以上,活动成效显著。该校的环境观测活动25年不间断,积累数据上万个,师生因突出表现先后走出国门,为祖国争得荣誉。
    “社会发展要与时俱进,环境教育同样需要创新。环境教育在大兴路小学因不断创新而历久弥新。”王继承介绍,2002年,大兴路小学将6月的国际儿童节和世界环境日结合起来,举办儿童环保节,为国内首创。2012年,将环境观测的视野从校内转向校外,在毗邻学校的龙王庙,成立汉江流域第一个环境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2014年,将中国目前仅有的三个“全球500佳”学生团体集结起来,成立鄂、苏、湘三地青少年绿色联盟,放眼省外,进行环境互动与交流。
    环境教育的意义在于育人,提高下一代和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如今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总会看到大兴学子的身影,他们观察体验着身边的环保状况,争当改善水资源的使者,用细微的行动潜移默化影响着家庭成员和社区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