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男孩李响在妈妈的陪伴下,走进武汉市第一医院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谢海鹰的专家门诊,以期解决控制不住的体重。
据这位15岁男生的妈妈介绍,他小时候并不胖,学习累了总想吃东西,家长看着孩子学习辛苦也总在吃的方面满足他。于是,进入越吃越胖、越胖越能吃的恶性循环。初二初三2年里,李响体重暴增50斤,如今身高166厘米的他体重已有190斤。谢海鹰为其完善相关检查,排除了病理性肥胖的可能,诊断为单纯性肥胖,李响目前除了血脂高于正常水平,肥胖暂时还没对身体造成影响。因为身体还在发育中,医生不主张药物治疗作为首选,建议他先从生活方式上控制体重,实在减不下来再考虑使用抑制脂肪吸收的药物。
“每个月能碰到四五例因重度肥胖来就诊的在校学生,其中普遍存在压力性肥胖,即通过大量进食来缓解内心无法排除的压力。”谢海鹰解释,当内心的紧张焦虑水平过高,总是害怕自己完不成任务达不到目标,“想象中的危险”加上现实中繁重的学习任务,有一部分人会选择通过不断地进食来缓解压力,并非身体饿了要吃东西。而且往往肥胖又会成为一种新的压力,让当事人感到焦虑、不自信、不敢社交等。
对于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积极预防胜于用药,谢海鹰医生提供三张非药物类处方。一是饮食处方,学习再累也不可吃得过量,注重荤素搭配,避免高热量多油脂食物。二是运动处方,应保持一周活动5次、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量。三是情绪处方,家长和老师要经常跟孩子们交流,帮助孩子们疏导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