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古脊椎所)透露,该所科研团队通过对采集于辽宁、距今1.63亿年的“长臂浑元龙”的化石进行研究发现,在恐龙向鸟类演化时,飞行器官除了长有羽毛的翅膀外,还有像蝙蝠一样的膜质翅膀。这无疑揭开了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冰山一角。
恐龙可能就在你头上
说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呢?从1861年开始,古生物学家们陆续发现了迄今所知最古老的鸟类祖先始祖鸟的化石,并已证明始祖鸟和食肉的兽脚类恐龙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到了侏罗纪,一些兽脚类恐龙的尾巴变短,身体重心前移,像鸟类一样有着向后腹方延伸的耻骨。恐龙骨骼的微观结构也显示了和鸟类的相似性。通过观察不同种类恐龙的骨骼切片,人们发现恐龙从总体上更接近鸟类,它们的生长速率明显快于大多数爬行动物。这种快速生长方式一般见于内温动物(即我们常说的热血动物),这指示恐龙有着和现代内温动物相似的生理特征。这种推测得到了其他证据的支持。现在普遍认为,鸟类就是恐龙的一支。
庞然大物如何变小巧
我们知道庞大恐龙变成鸟类有一个关键的变化,就是身体一定要变小,否则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几十吨重的恐龙怎么样飞向蓝天。这需要在形态和生理上产生许多巨大变化,这样一个过程确实难以想象。然而,许多化石证据显示,这一过程确实发生了。2014年,澳大利亚、英国和意大利等国的研究人员根据120种恐龙的1500多个解剖特征,构建复杂数学模型分析了恐龙在进化过程中的体型变化。分析结果显示,兽脚类恐龙当中的一支,它们的体型一代一代地缩小,在如此“瘦身”5000万年后终于进化成了鸟类——2.1亿年前其平均体重为163千克,当进化到始祖鸟时已经降至0.8千克。研究者还发现,在兽脚类恐龙中发生了一个奇妙的进化过程——幼态延续。所谓幼态延续是物种把幼年的甚至胎儿期的特征,保留到幼年以后甚至成年期的现象。
陆地霸主怎样飞上天
恐龙想变成鸟除了要变小之外,还要会飞,鸟类飞翔靠的是翅膀。那么,恐龙是如何“长”出翅膀的呢?比如,长臂浑元龙属于擅攀鸟龙类,它体长约32厘米、体重约306克,还没鸽子大,却能用蝙蝠般的翅膀滑翔,仿若恐龙里的“蝙蝠侠”。
恐龙变成鸟类可能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一些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生了许多我们想象不到的事情,比如出现了具有皮膜翼的恐龙。也许还有其他奇特的恐龙有待发现,这些恐龙彰显了进化的复杂性。
虽然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的,目前还没有一个特别确切的答案,但不管怎样,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它们飞向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下一篇:一体两色 美现雌雄同体红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