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动态

2019年武汉市江汉区中小学(幼)环境教育专项培训班系列活动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10/31 13:48:00
字体显示:  【】  【】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19年9月25日,教育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科协四部门发布了《关于在中小学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增强生态环境意识的通知》,生态文明教育日益提上议事日程。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机遇期待新作为。

 

为进一步促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校园工作,江汉区教育局、江汉区科学为技术协会、江汉区环境保护局在系统研究江汉区环境教育现状与未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文明教育的需求,策划了“2019年中小学(幼)环境教育专项培训班”。培训班分为市内培训和省外培训两部分,于10月29-30日和11月11-15日分别在武汉市和成都市举办。培训内容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解读、自然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环保实践活动、师生生态文明核心素养培养、垃圾分类、课程开发和生态环境教育特色学校交流学习等。

 

师法自然 快乐学习!

 

2019年10月29日,武汉市江汉区中小学(幼)环境教育专项培训班正式开课了。

 

区教育局副局长钟广胜在开班典礼上对全体学员寄予殷殷希望。

 

本次培训活动的组织者、召集人、区教研培训中心程慧老师对全体学员提出要求和希望,建设团结、奋进、快乐、融合的优秀班集体!

 

在程慧老师的带领下,全体学员郑重重温教师的铮铮誓言!

 

上午讲课开始,李世黎李教授深入浅出的为大家讲述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解,为各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李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将晦涩的理论转化得通俗易懂。

 

丰富的肢体语言、幽默风趣的话语——李教授的个人魅力展露无遗!

 

大家认真学习的身影!

 

下午,潘淑兰副教授用图文并茂、多元互动的形式介绍了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趋势。

 

软糯的台湾腔、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同样深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百人社区的区域生态环境设计竞赛开始

 

潘教授设计了互动环节让大家都动起来了!

 

交流讨论、思维碰撞!

 

合作研讨,多渠道寻找最佳答案!

 

动起来、画起来!比比谁的画技最强!

 

“看看谁的分析最合理!”

 

"磨刀不误砍柴工——想好思路再下笔!"

 

“有什么开心的点子?”

 

绘画的高手真多!

 

“说说你的点子!”

 

思考的姿势都一样!哈哈!

 

汇报交流开始啰!

 

第二小组以大兴路附近原生地理环境为蓝本的设计,体现地域特色。

 

第三小组的分区域理念

 

第四小组的水循环设计非常新颖!

 

第五小组的设计图画得最可爱漂亮!

 

第六小组的设计一看就是钢铁直男!

 

第一小组最后上场,借鉴福建土楼的天人合一理念,社区的碳排放量最低!

 

学习的第一天,大家还不是特别熟悉,但小组团队意识已经初现,和集体成果合个影!

 

师法自然、快乐学习!第一天紧张、忙碌又快乐的学习结束了!我们一同期待明天!

 

我们走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路上


 


2019年10月30日,“武汉市江汉区中小学(幼)教师环境教育培训”进入第二天。

 

上半场,全体培训教师聆听由江汉区大兴路小学王继承校长带来的《活力团队,绿色旋风》学校环境教育经验报告。

 

 

在“从不忘初心到继续前行”板块,我们仿佛和王校长共同亲历环境教育的种子在大兴这块沃土“萌发—点燃—热爱”的艰辛过程。环境教育1985年在大兴路小学起步,一路走来充满艰辛,但正是有王校长、张老师、王老师这样一大批热爱环保教育老中青教师不断的执着努力,让深秋的大兴路小学仍是绿意盎然。

 

在“从单枪匹马到团队协作”板块,我们真实感受到了王校长王者归来的气势,“学校环境教育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正是这样一份坚持,大兴路小学“环境保持发展,永驻长青”也就成为必然。

 

大兴路小学学校环境教育给了我们启迪,从一个小小的观测站到“全球五百佳”,从“国际生态学校”到“全国未成年生态道德教育示范校”,从“全国绿色学校”到“中华宝钢环境奖”……大兴路小学的经验让老师们沉浸其中,认真思考“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问题。

 

振兴路小学周栋主任认真询问“环境教育中团队分工”的问题。

 

武汉市汉口辅仁小学胡建云老师询问“环境实践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具体解决方案”。

 

下半场,由武汉市2~5届环保大使,北京自然之友理事,国家生态环境宣教中心环境教育专家组成员……我们原江汉区教育局科技站教研员徐大鹏老师为我们带来《让孩子体验自然之美》的报告,徐老师从宏观的国家生态环境教育的战略思想到丰富、具体的案例分享,从南京雨花台小学、南望山小学、华侨城小学、光谷四小、界首镇中心小学、常青树实验学校等多个生动的实践案例,为听课老师打开了学校实施生态教育的一扇大门,对“如何挖掘和利用身边资源,打造学校生态环境教育特色”有了直观的认识。二三十年前正是这位热爱环保的徐老师,把一批江汉教育人带到了环保教育的路上,如今这位年近八十的老人仍在为“践行习主席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理念,让孩子们体验自然之美”不断努力,江汉自然教育有了徐老师的指引和导航,步伐一定会迈得更加稳健而扎实。绿色生态文明教育,有你、有我、有我们!!!

 

徐老师在讲授《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自然观》。

 

徐老师谈《自然教育带给我们的启示》。

 

许多实际案例分享。

 

 

 

 

下午讲座的主题是“以自然教育为主题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主讲人是优雅的武汉市汉口回民小学校长杨樱。一名资深的环境教育人。她以自身的环境教育历程为主轴,以“爱自然 爱生命 爱家园 ”为教育主线,以“体现 探索 绿意”为教育脉搏,以“了解身边环境,观察奇趣自然,科学方法探索,生态意识提升”四个方向的活动推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大自然的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养成,生态道德素养提升。最后总结出“1+n”模式。杨校长还通过两次成功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一波三折”并最终成功心路历程,给学员们很好得讲解了一个好的实践活动是如何修炼的!“行动起来,一切才有可能!”杨校长的这句结束语是给她自己的,也是给我们大家最好的鼓励!

 

 

 

 

正如杨校长说到的“没有捷径就是最快的捷径”,我们正大踏步努力行走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路上,愿江汉自然教育因我们的努力更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