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科学

近视别超过这个度数!后果真的很可怕(严重可致失明)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8/7 10:18:34
字体显示:  【】  【】  【

      感谢互联网,本以为成年后涨度数是一件很小众的事情,上了个网才发现,这情况可太常见了。
      知道自己并不孤独,确实有被短暂安慰到,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迷茫:诶?是我记错了吗……不是说成年之后度数就不涨了吗?
      你没记错,过去确实有过这样的说法:人成年以后,近视度数趋于稳定,一般不会再加深了。
但是——时代变了!
      过去,腰酸背痛、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基本只有搬运工、建筑工人等体力工作者才有;现在,坐办公室的人,腰不酸背不疼的压根儿没几个。
      过去,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脂肪肝这些都只在中老年群体高发;现在,年轻人的体检单谁敢看?
      同样,现代人一拿起手机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的生活方式,轻轻松松就打破了成年后度数一般不涨了的规律。
      而且,很多人正是以为成年之后近视度数就不会涨了才有恃无恐,不好好爱惜眼睛。
      今天就给你个准话:成年后,近视度数是真的还会涨!
      如果继续苛待你的眼睛,尤其是涨到600度以上,问题就不是看不清那么简单了……
      (已经涨到600度以上了的朋友也先别哭,还是有办法的,往后看!)
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眼部疾病风险骤升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只要近视,各类眼底疾病风险都会上升,无论度数高低。
      比如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
      不过通常来说,度数越低,风险越小,中低度近视的人总体来说风险不大,不用太慌。
      但一旦涨到600度以上,就比较危险了。
      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眼科学会(AAO)及我国《近视防治指南》均采用600度作为高度近视诊断标准。
为什么是600度呢?
      近视度数与眼轴长度有关。一个近视到600度的人,眼轴长度会从正常的22毫~24毫米,涨到超过26毫米。
      气球吹大了,会更容易破。眼轴拉长,眼球壁(视网膜、脉络膜)被拉伸变薄,裂开的风险便急剧上升。
      而600度,就是眼球的风险临界值。
      这还不算完,对比中低度近视的人,高度近视的人各种病变风险都会升高:
      高度近视患青光眼的风险要高近50%;
      高度近视需要做白内障手术的可能性要高17%;
      高度近视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是5倍~6倍。
      最极端的后果,便是失明。
      基于北京、邯郸、台湾等地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已取代青光眼,成为中国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
      与此同时,一项荷兰的研究表明,9.6%的高度近视患者最终会失明。
      这相当于,每10个高度近视里,最终可能会有1个人在未来永远失去光明。
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生活会更加麻烦
      当然,失明只是小概率事件。而生活中的种种不便,是每一个高度近视的人每天都在经历着的。
      低度近视的人,不戴眼镜还能正常生活,顶多是看不清对面走来的人(对内向的人来说甚至是个不用打招呼的好理由);但高度近视的世界是糊成一团的,不戴眼镜基本上举步维艰。
      就算戴上了眼镜,生活中也有很多限制。
      大家可能经常在网上看到高度近视的人不能干这,不能干那。甚至吐槽去游乐园只有旋转木马是安全的……高度近视人俨然一副手不能提肩不能扛,连拉屎都必须保持顺滑以免需要使劲的形象。
      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没那么夸张。
      上面讲过,高度近视的眼球壁比较脆弱。极端情况下,受到了外力冲击,这些膜就会裂开或者脱落。
      像过山车、跳楼机、大摆锤等刺激项目,跳水、蹦极、滑翔伞等极限运动,就是这样的极端情况,会带来突如其来的眼压变化,眼球壁确实有可能遭不住。
      不过,一般的运动,还是可以做的。控制好强度和运动量,不要上升到剧烈运动的程度,惊扰到脆弱的眼球壁即可。
可能有人会问:那做近视手术有用吗?
      坏消息:这脆弱的眼球壁,并不是近视矫正手术可以改变的。近视手术只是让你不再看不清,而无法改变你的眼球结构变化。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近视,或者度数不算高……好好保护眼睛!
      近视一般不可逆,但控制度数让它不要再涨,还是能做到的!(理解大家离不开手机电脑,但是用正确姿势看手机、尽量少关灯看手机、连续用眼半小时后歇一歇这些小事,可以做起来。)
      如果你已经是高度近视家族的一员,别太慌,但一定要记得多做一件事:一年一次的眼底检查,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眼部疾病发生的风险。
      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吓唬你,而是为了提醒你,通过定期眼底检查的方式,尽早发现可能发生的病变,便于医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以及如果你的身边有高度近视的朋友们,把这篇文章转发给TA们提醒TA们每年一次眼底检查的同时,平时也请多多关心TA们吧,TA们真的承受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