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相

30万买块臭到发绿的“腐乳”?这些外国有钱人的快乐是真不懂......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8/6 10:36:28
字体显示:  【】  【】  【

      2024年8月25日,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山区的拍卖会上,一块2.3公斤重的蓝纹奶酪以36000欧元成交——相当于30万元人民币,每克130元,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粗看外表,这就像一块布满蓝绿色霉菌纹路的腐乳,表面坑坑洼洼,像月球表面。掰开后,蓝绿色的基底看起来和烂掉了没有区别。
      但真正的“杀伤力”在于它的气味。明尼苏达大学的乳品科学博士托尼亚·舍恩福斯(Tonya Schoenfuss)直言不讳:“对某些人来说,蓝纹奶酪里的丁酸闻起来就像呕吐物。”美食作家威洛·山内(Willow Yamauchi)在她的奶酪博客中写道:我品尝卡舍尔蓝纹奶酪时,它让我想起了牛粪、荒野和呕吐物——我是真心这么说的。
      买家伊万·苏亚雷斯举起他的“战利品”,这已经是他连续第五年拍下天价奶酪。现场掌声雷动,但更多人在想:这个世界是不是疯了?
      花30万买一块发霉的、臭不可闻的奶酪,这些外国有钱人的快乐,我们是真的不懂。
一块奶酪凭什么卖30万?
      这不是普通的蓝纹奶酪,而是西班牙卡布拉莱斯(Cabrales)——一种在海拔1500米的天然洞穴中陈化10个月的极品蓝纹奶酪。
      “冬天去照看奶酪,需要徒步3小时,还要花2小时挖开积雪。”当地制作师透露,“有时暴风雪来了,人会被困在洞里好几天。去年我的一个同行就因此退出了这个行业。”
      目前,西班牙只有23家获得认证的卡布拉莱斯生产商,比2000年的61家减少了60%。物以稀为贵,这是天价的第一个理由。
      但更重要的是时间成本。普通蓝纹奶酪陈化2个月-3个月,这块陈化了10个月。每个月,制作师都要爬山进洞,在零下温度中翻转奶酪。10个月意味着至少40次上山。
      “这不是买奶酪,是买一个故事。”苏亚雷斯说得很直白。他的餐厅数据显示,2023年花3万欧元买的奶酪,带来了52万欧元的额外营收。全球200多家媒体报道,社交媒体曝光超过5000万次。这是教科书级别的“凡勃伦效应”——价格越高,需求越大。
为什么蓝纹奶酪这么“臭”?
      科学告诉我们,蓝纹奶酪的“臭”是有道理的。主要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叫2-庚酮的化合物,由洛克福青霉菌(Penicillium roqueforti)产生。这种化合物占蓝纹奶酪挥发性物质的50%~75%,是那种“穿透性”臭味的主要来源。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帮凶”,比如腐烂卷心菜味丁酸、汗臭味(健身房更衣室的味道)氨类化合物、尿素味。
      2013年的一项研究甚至发现,矮酸臭蚁(Tapinoma sessile)被压碎后会散发类似蓝纹奶酪的气味。科学家让143名志愿者闻压碎的蚂蚁,很多人认为味道像蓝纹奶酪,原因是它们含有相似的化学物质。
      但最有趣的是,蓝纹奶酪含有超过300种挥发性化合物。当大脑同时处理这些复杂信号时,会触发奖赏中枢,释放多巴胺——是的,吃顶级蓝纹奶酪能让人产生轻微的“欣快感”。
基因决定你爱不爱吃蓝纹奶酪!
      2013年,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他们对近200人进行基因分析,发现对2-庚酮(蓝纹奶酪主要气味成分)的感知能力与染色体3上的基因位点相关。
      这个发现意味着:爱不爱吃蓝纹奶酪,可能从你出生那天就注定了。统计显示:42%的人闻到蓝纹奶酪会产生生理性厌恶31%的人觉得是美味,只有27%的人表示“可以接受”。
      这种基因差异解释了为什么同一块奶酪,有人觉得是“天堂的味道”,有人却想吐。类似的基因现象也存在于香菜——OR6A2基因的变异让一些人觉得香菜是肥皂味。
      温斯顿·丘吉尔是斯蒂尔顿蓝纹奶酪的狂热爱好者。据他的厨师乔治娜·兰德梅尔在《与丘吉尔共进晚餐》中回忆,这位英国首相每餐后都要吃梨配斯蒂尔顿奶酪。
      丘吉尔对奶酪的要求极其苛刻,坚持只在伦敦Paxton & Whitfield购买——这家店至今仍是英国皇室的奶酪供应商。
      在那些与罗斯福、斯大林共进晚餐的历史性时刻,餐桌上总少不了斯蒂尔顿。丘吉尔相信,好的食物能让谈判更顺利。要理解30万的价值,必须走进那些神秘的洞穴。
      西班牙卡布拉莱斯奶酪必须在天然石灰岩洞穴中陈化。这些洞穴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条件:
      · 恒定7°C 的温度(误差不超过0.5°C)
      · 95%~98%的湿度
      · 洞壁上生长着数千年历史的野生青霉菌群落
      这些洞穴是家族世代相传的“传家宝”,位置保密,都装有铁门上锁。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秘密洞穴”,就像酒庄有自己的葡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