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领了免费鸡蛋后,75岁老太突然成被告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3/31 16:02:06
字体显示:  【】  【】  【

银行卡冻结、被起诉至法院……
一位年过七旬“啥也不懂”的老太太
遭遇这些让她又惊又吓的事
竟源于这件小事
——领免费鸡蛋
75岁老太到处领免费鸡蛋
身份信息被摊主拿去注册网店
      陕西西安75岁的张彩凤(化名)前不久在菜市场买菜付款时,发现银行卡被冻结了,无法支付。她立即去银行询问,被告知银行卡冻结是法院要求的,因为她被起诉了。
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张彩凤才弄明白事情原委。近年来,她经常去各个摊点领免费鸡蛋,“领取时摊主需要我们提供身份证,说要先注册,我不懂也就给了,有时候还让我们对着手机眨眨眼、摇摇头等,说要注册认证什么。”
      殊不知,个人信息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泄露了。骗子还利用她的信息开通网店出售假冒产品,被起诉后她就成了被执行人。
      从张彩凤提供的判决书来看,原告为上海水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被告为张彩凤,原告与被告之间是侵害商标权纠纷案。原告发现被告未经原告许可,在以其个人名义经营的网店上销售假冒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面膜,严重侵害了原告的商标权益,极大地伤害了原告的商誉,给原告造成重大损失。
      最终法院判决,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上海水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济损失5000元(含合理维权开支)。此外,被告须支付一部分案件受理费92元。
      判决书里提到,被诉侵权商品出售的店铺为“伊菲海外活动店”,掌柜为“tb1640483667”,为个人注册店铺。根据淘宝网披露的会员认证信息,ID为“tb1640483667”的真实姓名为本案被告张彩凤。
      目前,张彩凤已向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事实上,用免费鸡蛋为诱饵
骗取老年人个人信息或财物的案例
并不少见
10个鸡蛋引百余名老人上当
      在山东德州的一个村庄里,一群陌生人向当地老人派发传单,“凡是准时参加活动者,可免费领取鸡蛋10个”。很快,老人纷纷来到活动现场。
      活动的前两天,老人们确实免费领取到了礼品。后面几天,活动的“福利政策”不断扩大,以开始时交钱得“高档产品”,结束后将钱全数返还为诱饵,刺激更多的老人带钱到现场。
      然而到了第七天,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当现场的老人们纷纷交了少则100元多则4000元后,5名工作人员便以拿礼品为由,匆匆收拾物品驾车离开了现场,直到天黑也没有回来。此时,老人们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领了5个鸡蛋,被骗27.5万
      湖南长沙76岁的曹大爷在公园看到一群老年朋友扎堆围住一个摆摊的年轻人,年轻人称可以免费领鸡蛋,曹大爷登记了基本信息后领了5个回家。几天后,年轻人打电话邀请他去参加公司的讲座,称还有小礼品免费拿。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公司总经理杨某某说:“每个人都会老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了让大家安度晚年,我们公司诚意推出养老山庄项目。”曹大爷心动了,老两口先后投资了37万元,只拿回了9.5万元利息。在连续拖欠了两个月利息后,曹大爷跟着其他“投资人”赶到公司讨要说法,结果早已人去楼空。
近年来
针对银发族的诈骗屡见不鲜
有哪些常见的养老诈骗骗局?
该如何防范?
“代办社保”骗局
      不法分子谎称认识社保局等部门工作人员或冒充银行、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谎称可以代为补缴“社保”、代办“养老保险”等,在收取相关费用后,携款跑路。
“以房养老”骗局
      不法分子以“以房养老”为名,诱骗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再把借来的钱拿去买其所推荐的理财产品。一旦资金链断裂或公司跑路,将面临高额债务,无力偿还“借款”时,房子将被收回,最终房财两空。
“养生保健”骗局
      不法分子以免费体检、领取奖品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专家义诊”等活动,以“祖传秘方”等为噱头,虚构或夸大产品功效,诱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
“黄昏恋”骗局
      “黄昏恋”骗局是“杀猪盘”的一种,不法分子利用单身老人情感缺失、生活孤独的特点,通过网络或短信交友发展为“恋爱关系”,再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
“低价旅游”骗局
      不法分子以“低价游”“免费游”为噱头,通过强制、诱导、捆绑销售等手段,诱导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奢侈品,或是诱骗老年人投资理财产品,或是吸引其注册会员、预交费用等。
“文玩收藏”骗局

      不法分子以帮助老年人拍卖其收藏品为诱饵,虚构高价,诱骗老年人委托代为拍卖,收取高额“服务费”;或者是将一些工艺品冒充为高档收藏品,虚假承诺短期内会有较大增值空间,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


最后,请大家提醒家中老人
一定要提高防骗意识
在外遇到免费领取奖品的,千万要注意甄别
不要将身份证借给他人
不配合做任何实名认证
不在任何空白文件中签字捺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