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微信群通知员工离职,合法吗?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3/10 10:35:33
字体显示:  【】  【】  【

用人单位直接在微信群通知裁员信息
随后将员工移出工作群
这是否意味着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这么裁员违法吗?
近日,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
公布的这样一起劳动纠纷案
冲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案件当事人刘女士入职某公司后,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仅签署过员工手册。某日,该公司在微信工作群发布了一则《通知》,内容提及,“因公司效益不好,经公司研究决定进行减员,减员人员为刘女士。”随后,公司立即将刘女士移出微信群聊。
      刘女士向相关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仲裁裁决公司应向刘女士支付2023年10月、11月工资及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约4.5万元。该公司向刘女士支付了上述两个月的工资,但随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决公司无需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4.5万元。
公司认为
      微信工作群发布的《通知》仅为协商意向书,刘女士未给予确认,因此并无法律效力。此外,公司经营困难,依法可以裁减人员,不存在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实。
刘女士辩称
      《通知》发出后,她立即被移出公司微信工作群,公司也一直未与她联系协商解除事宜,劳动关系已被单方面解除,公司应当支付赔偿金。
法院经审理认为
      公司在微信群发送的《通知》,依法应视为公司行为,《通知》发送后,双方未就解除劳动关系事宜进行协商,且公司未能证明“减员”操作前已履行法定裁员程序,依法应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最终,法院判决公司向刘女士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约4.5万元。
该案引发网友热议
多数网友认为该公司行为过于草率
也有网友指出
该公司管理层缺乏法律意识
那么
用人单位直接在微信中通知裁员信息
是否意味着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凭微信信息能申请劳动仲裁吗?
面对不合理裁员,劳动者该怎么做?
公司在微信群通知裁员,违法吗?
      《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政律师表示,用人单位通过微信群通知裁员信息并直接移出员工,在一定条件下可视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若不符合法定情形与程序则属违法。
      如果用人单位仅通过微信通知裁员并将员工移出工作群,没有与员工进行进一步协商的表示,导致员工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且未提供相应法律、制度、事实依据的,或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则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但若微信通知的内容较为模糊,如仅表达了可能裁员的意向,或者表示要与员工协商相关事宜等,并且用人单位后续还有与员工沟通协商的行为,或者仍然为员工提供劳动条件、发放工资、缴纳社保等,那么仅将员工移出工作群,不能简单认定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公司确实存在生产经营严重困难等法定裁员情形,并且在微信通知裁员前已经履行了提前说明情况、听取意见、报告等法定程序,向员工支付了经济补偿金,那么裁员行为可能是合法的。但一般来说,仅通过微信通知并移出群聊的方式,很难充分证明单位已履行法定程序。
凭微信信息能申请劳动仲裁吗?
      郭政律师指出,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之规定,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用人单位在微信群中通知裁员,属于因劳动合同解除引发的争议,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同时,用人单位在微信群中发送的裁员通知,如果内容明确具体,能够体现用人单位裁员的意思表示,且该微信群与工作相关,群成员包括公司相关管理人员等,那么该微信信息可以作为证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重要证据。
面对不合理裁员,如何维权?
      郭政律师提醒,若遭遇企业不合理裁员,劳动者可按以下步骤维权:
了解权益
      首先需要查找法律规定、公司规章制度和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充分了解自己依法享有的权益,如经济补偿、年假、奖金等;
协商
      其次要找企业进行协商,理性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并保留好协商记录,如书面记录、邮件、聊天记录和会议纪要等;
调解
      若协商无果,可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等第三方申请调解;
仲裁
      调解不成,可在被裁员一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请求;
诉讼
      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在15日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除此之外,还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由其依法调查处理。
遇到公司不合理裁员
需要冷静面对、积极维权
为避免“踩坑”,建议大家入职前
一定要了解好公司背景和各种条款
这样也能减少很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