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天气使出行变得困难,也给车主们带来了烦恼,运气不好的话还会遭遇交通事故,或者爱车被压断的树枝砸伤划伤,由此引发的损害赔偿该如何处理?看看律师的专业分析和建议。
责任主体及法律依据
管理者责任
法律依据
管理者责任是指负有管理职责的主体未尽到管理义务,造成损害后果的应承担侵权责任。在冰冻雨雪天气中,车辆被自然坠落的冰雪、树枝、雨棚等砸损的损害赔偿责任,往往由事故发生区域的具有管理责任的主体承担,常见的管理者是园林主管部门和物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以及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和第一千二百五十七条规定:“因林木折断、倾倒或者果实坠落等造成他人损害,林木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以及林木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承担过错推定的侵权责任,也即相关主体只有在证明自己尽到了足够的安全管理保障义务,对损害的发生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才可能免除侵权责任,否则就要对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
免责情形
首先,要确定车损事故是否在管理者的管理责任范围。根据《民法典》上述规定,安全保障义务来源于管理责任,因此,只有事故发生于管理者的管理区域及责任范围内时,管理者才对事故具有赔偿责任,如厘清责任范围后,可证明砸损事故不在管理者管理责任范围内,则可免除责任。
其次,管理者要证明自己已经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对于发生在自己管理职责范围内的事故,管理者只有在证明已经履行了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才可能免责,是否达到免责标准,实践中人民法院一般结合管理者经营管理的正常能力和合理限度范围出发予以综合考量其是否存在过错来判定。
最后,要确定是否有受害人过错或第三人过错。对于发生在自己管理职责范围内的事故,如果有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的,可以根据过错大小免除或减轻管理者过错责任。
车主责任
车主作为被砸车辆的所有人,对车辆具有依法妥善安置保护义务,因此,如果车主停放车辆地点为无管理者区域或被无主物砸伤,则相应的损害后果由车主自行承担。
在事故发生场所有管理者的情况下,相关损害赔偿责任优先由管理者承担。但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规定:“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如果车主对车辆被砸具有自身过错,则应自行承担一定责任,并相应免除或减轻管理者责任。如车主自身忽视气象预报或安全警示,不采取防护措施,坚持将车辆停在树底或有冰雪崩坠风险的建筑物底下,甚至违章停在非停车规划区域的路边,亦或在管理者通知后拒不采取补救措施导致损失扩大的,则车主对车辆损伤后果具有自身过错,应根据过错大小,相应减轻管理者责任(具体责任承担比例一般由双方协商、交管部门认定或法院判定)。
保险公司责任
保险责任来源于保险合同约定,根据保险产品及条款的不同,车损险可能存在合同约定了赔付范围或免赔额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在自然灾害中因冰雪、树枝等导致的车损,车主可依据保险合同在合同约定赔付范围内得到赔付。没有买车损险或车损不在保险合同承保范围的车主,则只能自行承担损失或向管理者索赔。具体的赔偿责任及赔付方式,需根据有效的保险合同条款来依法作出判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因此,在存在第三方侵权赔偿责任人的情况下,如果保险公司已经向被保险人(车主)赔偿保险金,则保险公司自赔付之日起取得对第三者的赔偿请求权,可向具有赔偿责任的第三方主体行使追偿权。
此外,车主不当操作导致再次损害的损害扩大责任一般也不在保险的赔付范围,如因雪天车辆的雨刮器已经被冻住,车主强行启动而导致发电机被烧毁;车主没有及时报案或擅自对车辆进行修复等情形。
车主应对措施及处理建议
车主现场应对措施
如果车辆不幸被大雪积压、大风刮倒的树木砸到,首先确定车辆的保险范围,明确是否投保车损险,并及时联系自己投保的保险公司进行报案。
在不影响交通并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保持受损现场,避免擅自挪车,同时采取合理措施避免二次损害,等待相关人员到场。
无论是否报保险,均第一时间将现场通过拍照或者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保留证据,如无法得到保险理赔,可用以作为与保险公司或管理者等主体协商或诉讼的证据支撑。
车主索赔处理建议
及时联系保险公司进行理赔
若车辆投有车辆损失险,发现险情后应第一时间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积极沟通理赔事宜,一般情况下,因暴雪、暴雨、暴风等原因造成保险车辆损失的,保险公司应当在其赔偿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保险公司可能有不同的保险条款,可能涉及到免赔率的问题,具体的需要根据保险条款的内容来确定。
部分有保险的车主若担忧索赔后保费上涨,也可根据定损额测算来年保费后决定是否申请理赔。
找林木所有人或者管理人进行协商
如果没有购买车损险,或购买了车损险但不愿意走保险,或者根据保险合同不能得到全部损失赔偿的车主,可依据《民法典》及相关行政管理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确定对事故发生地具有安全保障义务主体的范围,根据坠落物的来源及性质厘清相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的安全保障义务,确定管理责任主体后,带上现场收集的证据及车辆相关证件,联系管理方协商赔偿事宜。对于自身确有过错的,也应积极承担己方过错部分的责任。
车主索赔程序
在法律上,并没有对不同主体承担赔偿责任的先后顺序进行限制,存在多个责任主体的情形中,受害人可以自行决定索赔方式。
从保险的意义来说,投保人向保险公司投保车辆损失险目的就是为了在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造成损失时,能直接向保险公司理赔,便于损失的及时弥补,而且,保险公司对相关事项的处理更加专业,因此,较为高效且专业的处理方式是尽早由保险公司介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