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赋能企业发展
上午十点,科普工作者代表一行来到位于东西湖区的九州通医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走进九州通药品物流基地,堆放整齐、数量种类繁多的药品映入眼帘,为了提高对不同货物的分拣处理能力,物流基地设计了穿梭库和立体库两座大型智能仓库。


穿梭车系统是针对订单量多、拆零比例高、月台面积需求大以及装车找货困难等特点,企业自主研发的一套自动调度装车系统,吞吐量达6000箱/小时,能够实现月台多次周转使用,以此释放楼库库存。走进立体库,24米高的货架,14个巷道映入眼帘,这里可存放40万件货物,存储量占整个物流基地的三分之二。根据发货频次,物流基地将药品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货物发货频次最高,B类、C类频次相对降低。讲解员余诗雨介绍,由于立体库内的货物出货频次高,系统设置了三种拣选方式。一种是利用堆垛机,进行整托盘输送,处理订单量大的货物;另一种,是无轨小车拣选模式,黄色的无轨小车运行到指定位置,自动打印订单信息,由操作工核对后张贴好在货物上,放入输运带;最后一种是U型拣选,订单处理量介于前两种之间。偌大的库区只见一两名工作人员,药品出库井然有序,科普工作者代表深感科技才能高生产力。
随后,活动团队来到九州通天鹅酒店会议室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科普向未来》主题培训。培训会上来自街道社区的6名科普工作者代表作心得分享。
“通过学习二十大精神,我们将不断健全科普队伍、整合社区资源、夯实阵地建设、开展特色科普活动,不断创新科普工作方式方法,深化科普工作内涵,勇于创新,努力实践,为提高居民科普素质做出应有贡献。”来自机场社区的资深科普员吴荣热情洋溢地分享。
作为刚接触社区科普工作的青年又该如何用二十大精神指导工作呢?唐家墩街道的张艺说:“要坚持学深悟透,始终先想一步,在学习中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笃行实做,始终多做一步,将人民群众的‘大事小事’变成‘实事要事’,开展走访调研,了解群众问题,提出方案解决问题,脚踏实地的干工作,每一件事有始有终落到实处。”
如果1975年的科技像今天这样发达、科学普及像今天这样全面,或许我的命运会是另一个样子。贺家墩社区副主任熊菲以自身为例,现身说法,小时候很多知识不太懂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导致一辈子步履蹒跚,遗憾使他对科普工作有更大热忱。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要求,尤其是未来五年战略擘画中处处显露出科普的责任和使命,这些简直是他的心声,他比谁都知道科普的价值。
江汉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小群对分享会做出总结,她表示:党的二十大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要把报告中的决策部署付诸行动,大家携手奋斗,再接再厉,通过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人勤春早,智慧种菜
活动最后一站来到湖北省特色产业科普基地——维农种苗有限公司。走进一号种苗大棚生机盎然的绿意扑面而来,维农种苗基地200亩育苗面积,可满足2万亩农田生产需求,是武汉市规模最大的蔬果种苗培育基地。除满足本地需求外,基地种苗还销往市内黄陂、蔡甸、汉南及市外汉川等地。
在维农种苗生产基地新建的“植物工厂”,占地45亩的厂房里用无土栽培的方式种植了各类蔬菜。这些蔬菜整齐排布在培育架上,根部流动着精准调配的营养液,一棵棵绿叶菜长势喜人。据介绍,该“植物工厂”是武汉首家由人工光育苗和自然光生长的利用太阳光型“植物工厂”,种植面积约12000平方米,主要无土栽培有叶菜、番茄、黄瓜等精品化蔬菜,积极探索推广蔬菜工厂化生产模式,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绿色农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