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素质行动

江汉区科普智慧行暨国家宪法日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1/12/3 11:01:46
字体显示:  【】  【】  【



    “请问,在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上级人民法院与下级人民法院是什么关系?”
    “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有效期限为几年?”
    ……
    “这位律师请回答。”
    只听对话,还以为走进了某场法律问答考试现场。
    其实是“江汉区科普智慧行暨国家宪法日活动”在龟山公园的一轮问答环节。“弘扬宪法精神 树立宪法权威”是这次活动的主题。
    12月2日,由江汉区科学技术协会与江汉区司法局联合举办的,“弘扬宪法精神 树立宪法权威”江汉区科普智慧行暨国家宪法日活动,在龟山公园成功举办。江汉区科协相关负责人以及江汉区律师团队近40人参加。

    当天上午,一行人分成7组,每组4—5人,手持队旗,从龟山公园东门出发,目的地为西门,沿路打卡“闯关”。第一关是背诵曹操的诗,第二关是法律知识问答,第三关是互动活动“萝卜蹲”。



(获得第一名的律师队伍)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背诗环节,“选手们”有偷偷拿出手机,现场搜索,有为队友着急,小声提醒。来到问答环节,“选手们”回归本色,不惧问题自信回答。互动活动时,场上选手急的冒汗,旁观选手不时哈哈大笑。
下午,大家来到位于中铁大桥局桥梁科技大厦一楼的桥梁博物馆。讲解员介绍,博物馆室内展馆由序厅、中国古代桥梁、中国近代桥梁、世界桥梁博览、桥梁科技发展、桥梁文化展示、建桥国家队的关辉历程以及桥梁互动体验等部分组成。

    走进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大型浮雕墙面,浮雕两边是刻有98种不同国家文字“桥梁”的立柱,两侧的油画是100名古今中外桥梁名人的油画。




    来到中国古代桥梁部分,最引人驻足的是动态的“清明上河图”,博物馆运用现代科技,将《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搬上屏幕。桥上,人来人往,桥下,小船穿过桥,好似可以听见岸边小贩的叫卖,闻到饭馆饭菜的香味。

    馆内,有一座“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模型,人可以站在长江大桥上,看着面前的修建海报,耳边仿佛响起修建桥梁时的敲打声,江风从脸上吹过。




    在这里,参观者能见到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者使用的铆钉风枪、大桥建设时的各种手稿及设计图纸、包括滕代远在大桥通车时所穿的中山装与讲话稿在内的旧物、刊发了大桥通车消息的《人民日报》、大桥通车后风靡一时的邮票和明信片、南京长江大桥“水下尖兵”胡宝玲所穿的潜水服等。

    除了珍贵藏品,在互动体验部分,可以看到武汉长江大桥桥面栏杆浮雕图案,共有50种不同造型的图案,根据内容或寓意,又分为4类。




    律师们纷纷翻转牌面,“这个叫大吉大利,那个是蟹肥菊黄”,“我这里有大鸣大放,瓜瓞绵绵。”
    “哎呀,又倒了。”
    “再来,再试试。”

    这是搭建桥梁环节,馆内提供小木棍和搭建图,参观者可以亲自感受搭建的乐趣。




    5D影院观看《乔乔带你看大桥》。影片中,观众随虚拟向导“乔乔”,让参观者从听觉、视觉、触觉几方面身临其境地感受桥梁。坐船行过赵州桥,能感受到真实的水花,打湿头发。从高空俯瞰港珠澳大桥,云朵扑面,脸上会有点冷。躲避桥上车辆时,人会随着座椅两边晃动。
    湖北炽升律师事务所律师余万珍律师说,参加这样的活动很开心,感谢江汉区科协提供机会,与同仁交流互动。作为一名职业律师,通过这次活动,也对科普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前一直认为科普就是科技知识的普及,其实科普无处不在,法律知识的普及也属于科普的一部分。

    江汉区司法局律师工作科科长周金表示,“桥”发挥的作用是纽带,正如律师工作者是连接法律知识和群众的纽带,科普工作者是连接知识和群众的纽带,我们都应该像桥梁一样,坚固可靠,为群众搭建一座知识桥梁,排忧造福。